时光荏苒,回首我在母校西安外事学院学习的时光,已经过去了15年。
Education is what remains after one has forgotten everything one has learned in school.爱因斯坦说:教育就是当一个人把在学校所学的东西全部忘光之后还剩下的东西。
回顾外事校园里的那段美好的大学时光,留下了很多美好的青春回忆,收获了真挚的同窗友情,但是历经时光洗礼,依然芬芳和最温暖的是,我的大学老师们,身上闪耀的人性光辉,点亮了我的人生。最难忘的回忆是,外事校园和老师们给予我的思想启发和智慧启迪,让爱智慧、自强不息、知行合一,这三个关键词一直陪伴我的学习和成长,让我受益无穷。
刘小波,湖南芷江人,侗族,西安外事学院2007届应用英语专业毕业生,2007年9月专升本至陕西理工大学英语专业,2010年考取四川师范大学研究生,攻读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2013年获文学硕士学位。现任职于四川工商学院外国语学院,双师型讲师,高级涉外秘书、跨境电子商务师、创新创业导师;四川工商学院竹编产业研究所核心成员,师从国际竹编工艺美术大师陈云华大师学习青神竹编艺术,2018年9月获国际竹藤中心ICBR授予“中级工艺美术师”资格
一、爱智慧:与真理为友
2004年9月,我从湖南来到古城西安鱼化湖畔求学,因为我很喜欢英语语言,所以我选择了英语专业,就读于当时外国语学院的应用英语专业。在我的专业课老师中,让我记忆最深刻的是赵翔老师,她为人和蔼,总是面带微笑。也正是赵老师英语精读这门课,为我打下了坚实的英语基础。我对英语语言和文化的认知,来源于这门课给我的启发。有一次老师讲单词,大一(Freshman)、大二(Sophomore)、大三(Junior)、大四(Senior),讲到大二Sophomore是有更多智慧的人,我便默默记住了这个解释,后来接触词汇学,发现词根Sopho智慧+more更多构成Sophomore,后来又查到philosophy哲学,就是philo爱+sophy智慧,后来才明白学习单词,还要了解背后的含义,才能获得学习的智慧。赵老师上的精读课,会挑选一些经典篇章和段落让我们背诵,开始不了解,但是熟练背诵之后,词汇、句法、语感都增强了,特别是在口语表达的时候,会慢慢把背诵的东西,运用起来,很有成就感和学习的踏实感。在口语课和听力课中,赵老师,细心纠正我的英语发音,通过反复模仿《走遍美国》,来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直到很多年之后,才明白语言学习没有捷径,The only way is to practice.Practice makes perfect.
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我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曾经对语法学习有很多困惑,有一次问赵老师,可不可以不学习语法,也能读通英语文章?赵老师解答说道,语法是语言的法则和规律,是需要学习的,如果暂时学习很困难,可以通过扩大词汇量,来减少阅读障碍,词汇量越大,语法的依赖就越低,但是最终你会发现,语法是很有用的,还是要坚持学习。直到后来我读完本科,考取研究生的时候,才发现,把语法钻研透了,掌握三大类从句,特殊句式,把句子的修饰成分搞清楚了,英语长难句就迎刃而解了。
在老师们的带领下,探寻英语世界和知识的奥秘,通过“格物”然后“致知”,这种“爱智慧”,探寻智慧真理的快乐和成就感,逐渐成为了我后来学习的一种习惯,让我受益匪浅。
二、自强不息:在绝望中寻找希望
在外事学英语的时候,老师们会在课堂播放一些经典的英文电影,我看的第一部英文电影是《肖申克的救赎》,这部电影对我触动很大,依然记得里面的两句台词,Fear can hold you prisoner. Hope can set you free./In our hearts, there is a place that cannot be locked. That place is called hope.在我们心里,有一块地方是无法锁住的,那块地方叫做希望。我所理解的自强不息,就是在绝望中,去寻找希望。好电影是英语学习的好资源,也鼓舞着我。只有不断奔跑,奇迹才可能发生。上学期间,我会留心学校的一些优秀校友故事,用他们的事迹默默鼓励自己。记得为了参加“挑战杯”学术作品比赛,我去图书馆查了很多资料,晚上拿着凳子在宿舍外的一个角落,坚持一周写完了文章,第一次参加“挑战杯”,并最终获奖,给我了很大的鼓励和希望。
在学习之余,慢慢接触社会,发现社会很残酷。有次在西安小寨的人行天桥下,发现很多名牌大学的学生举着牌子在找家教工作,当时受到很大触动,回校后跟赵翔老师聊起此事,赵老师说,社会竞争很激烈,即使是名牌大学的学生,也要努力拼搏,靠能力吃饭,所以你要更加努力才行。这个小故事,到现在我依然记得很清楚,原来比你优秀的人比你更加拼命,这才是最恐怖的事情。所以我决心要为自己的未来,更加努力才行。大三开始准备专升本考试,我认真地把很多复习资料反复学习和练习,最终在只有5%的录取率情况下,2007年成功升本至陕西理工大学。这次转折,对我改变很大,包括后来考取四川师范大学研究生、以及毕业求职的过程中,当遭遇很多强大对手,感觉在绝望中时,只有自强不息和坚持到底,才能最终找到希望。
从黄藤董事长创办外事学院的自强创业精神1.0,传到赵翔老师这样优秀教师们的自强事业精神2.0,再传到我这样的普通外事学子们的自强学业精神3.0,大学精神,薪火相传,这可能就是“鱼化龙精神”生生不息的诠释和传承吧!
三、知行合一、止于至善
在外事学院求学时,除了学习英语专业课程,我们还要上大学语文之类的公共基础课,课后我问了老师一个问题:“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以前中学老师好像说是的是学习之后要不断复习温习,不也很快乐吗?但是我老实地说我觉得不快乐,为什么?”当时的大学语文老师,卓老师告诉我,时“习”之,习不是温习,而是练习,练习运用所学,你才会快乐。然后我就记住了。后来在大学的很多时候,都按照这种理解,去实践,学会知行合一。包括跟当时我的外教老师Demon,中文名字江大门老师,还有外教包琼老师,进行口语交流练习时,我会很主动地将专业所学运用起来,知行合一,获得了很多成就感,然后我就会很快乐。
2013年,我从四川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后,通过精心准备和反复练习,我在应聘试讲中获得成功,被四川工商学院外国语学院录用,成为了一名大学老师,实现了我小时候站上大学讲坛的愿望。后来我的院长告诉我,那一次招聘,有很多例如香港中文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的应聘者,我能脱颖而出的原因,是在试讲中,领导发现我准备很充分,在很多细节方面处理得很好。为了做好工作,我喜欢将以前学的知识和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在教学中,坚持教赛一体,知行合一,喜欢把事情做到极致,所以在带领学生参加“外研社杯”英语写作大赛、“创青春杯”和“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大赛的过程中,坚持知行合一,止于至善的理念,让我能够脚踏实地,走好每一步。在把握好工作中的每一件小事情后,才有可能获得更高的发展机会和平台。
2018年8月,我被工作单位选派地方挂职锻炼,校地企合作,助推当地经济建设和发展,由于有了这次机会,我有幸拜师国内唯一的国际竹编工艺美术大师学习竹编艺术,开启了我的学艺之路,2019年10月,我将自己的英语专长和非遗竹编手艺相结合,凭借英语图文作品,获得了2019 Asia-Pacific Youth ICH Storytelling Contest! 2019年亚太青年非遗故事大赛优异奖,这次大赛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非遗国际信息和网络中心主办,选手来自亚太地区的19个国家,本次获奖也是此次大赛中国选手所获得的最高奖项。知行合一,止于至善,让我在工作实践中,有了不竭动力和智慧的源泉,才能遇见更好的自己。
总 结
我曾是外事学院的一名普通学子,在鱼化湖旁求学,聆听着雨花公主的传说,渴望“鲤鱼跃龙门”。感恩遇见过这些美丽而充满智慧的老师们,带领我遨游知识的海洋,领悟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通过老师们的言传身教,感悟到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只有通过身体力行,才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做好自己是所有事情的起点,坚持爱智慧、自强不息、知行合一,我愿意在我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一直脚踏实地走好我内心“化鱼成龙”的实践征途。